一、行業新聞
5月12日上午,中共中央總書記、國家主席、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在太鋼精帶公司考察時強調,“高新技術在山西蓬勃發展,太鋼在技術創新方面不斷進步,不斷轉型升級,希望企業在科技創新上再接再厲、勇攀高峰,在支撐先進制造業發展方面邁出新的更大步伐。” 總書記的重要講話給太鋼干部職工以極大的鼓舞和振奮。
太鋼集團黨委書記、董事長高祥明陪同總書記全程參觀了精帶公司,并向總書記介紹了近年來太鋼品種開發、科技創新的情況。高祥明深情地回憶起3年前,“2017年6月,習近平總書記走進太鋼鋼科公司,實地察看高端碳纖維研發、生產情況,強調新材料產業是戰略性、基礎性產業,也是高技術競爭的關鍵領域?倳浢銊钗覀円獖^起直追、迎頭趕上,在創新方面繼續加把勁,為中國制造作出更大貢獻。三年來,我們牢記總書記囑托,不斷在深化改革、創新發展上加勁發力。這次考察太鋼,總書記再次勉勵我們要不斷勇攀科技高峰。下一步,我們要以今天為新的起點,只爭朝夕,奮力前行,扎扎實實把太鋼的事情辦好,為山西高質量轉型發展貢獻太鋼力量。”
精帶公司是“手撕鋼”的發源地,總書記的到來讓干部職工群情振奮。精帶公司黨總支書記、經理王天翔激動地說,“總書記充分肯定了太鋼在科技創新上取得的成績,要求我們在不銹鋼領域不斷勇攀科技高峰,這既是極大鼓舞,更是期望和要求。我們要牢記總書記囑托,在創新上再發力,不斷攻克工藝技術難關,以新的業績回報總書記的關懷和厚愛。”
這些年來,太鋼技術創新始終走在行業前列,總書記的到來極大激發了廣大科技人員的工作熱情。太鋼技術中心黨委書記、主任南海深有感觸地說,“科研工作貴在創新,我們科研人員將牢記總書記囑托,堅持以自主創新為立足點,堅守報國初心,發揚工匠精神,瞄準國家前沿技術和國家重點建設領域急需材料,用勤奮的汗水澆灌創新的成果,用不懈的努力勇于摘取不銹鋼皇冠上的一顆顆明珠,為太鋼創造進一步走向世界做出新的更大貢獻。”
精密帶鋼公司技術質量部副部長、“手撕鋼”產品工程師廖席現場聆聽了總書記的講話,心情格外激動,“總書記的到來讓我們感到無比激動和自豪。我們要按照總書記的要求,把創新擺在更加突出的位置,在工藝技術上有更多突破,持續提升產品科技含量,不辜負總書記的期望。”精密帶鋼公司軋制作業區主管段浩杰說,“總書記希望太鋼在科技創新上再接再厲,勇攀高峰。軋制作業區作為核心生產工序,倍感責任重大。我們將牢記總書記囑托,弘揚創新精神,以一往無前的精神狀態,不斷在‘超平、超硬、超薄’等特殊產品上下功夫,加快生產首發首創首用的具有競爭力的產品,為太鋼高質量轉型發展貢獻力量。”
勇攀高峰,永無止境。太鋼人將不辜負總書記的囑托和期望,按照省委“四為四高兩同步”總體發展思路和要求,進一步加大改革創新力度,奮力當好創新的“國家隊”,為推動“中國制造”向“中國創造”轉變、傳統制造業轉型升級貢獻力量!
9月底山西省鋼鐵業超低排放改造任務將“清零”
5月9日,山西省大氣污染防治工作領導組辦公室表示,山西省將啟動決戰決勝藍天保衛戰夏季攻堅行動,以“夏病夏治、冬病夏治”為手段,向臭氧、散煤、工業污染等3大突出問題開刀,推動大氣環境質量持續穩定改善。
在日前山西省下發的《關于開展決戰決勝藍天保衛戰夏季攻堅行動的通知》(以下簡稱《通知》)中顯示,從現在開始到9月底,山西省將開展決戰決勝藍天保衛戰夏季攻堅行動。此次行動最大的特點是靶向治療、精準發力,聚焦影響該省大氣環境質量改善的臭氧、散煤、工業污染3大突出問題,最終實現12個“清零”,其中包括完成鋼鐵行業超低排放改造任務“清零”。
《通知》顯示,工業污染是影響大氣質量改善的主因。行動方案要求倒逼企業履行減排主體責任,倒逼產業結構調整和布局優化。目標是實現4個“清零”:一是分階段完成焦化淘汰壓減產能任務“清零”;二是完成不合規煤炭洗選企業淘汰“清零”;三是完成鋼鐵行業超低排放改造任務“清零”;四是實現重點監控工業企業氮氧化物排放超標現象“清零”。
據悉,4月8日,山西生態環境部充分發揮網絡視頻會議優勢,舉辦鋼鐵企業超低排放評估監測培訓班。山西省生態環境廳積極組織全省90家企業和57個市、縣管理部門,共計300余人參加了這次培訓,加快促進相關企業高標準推進鋼鐵行業超低排放改造。
二、創新動態
鞍鋼轉爐復吹工藝技術取得重大突破 實現高效低耗長壽底吹
歷時一年半的3輪攻關,鞍鋼轉爐復吹工藝技術在鞍鋼股份煉鋼總廠三分廠D轉爐接連實現重大突破:在最長連續5316爐的爐齡里,鞍鋼全鋼種平均碳氧積達到0.00174極值,真正實現了高效、低耗、長壽底吹,達到行業先進水平。4月份,該工藝技術已在鞍鋼進一步推廣應用。
據介紹,受疫情影響,該公司調整了檢修計劃,根據轉爐停爐后的數據分析,本爐役高效底吹至少能達到7500爐爐齡,這標志著鞍鋼在高效低耗長壽底吹工藝上逐步摸索出成熟經驗。
轉爐碳氧積,是衡量轉爐質量控制和成本管理水平的重要指標之一。簡而言之,它就是轉爐冶煉終點鋼水中碳含量與氧含量的乘積。在碳含量一定的前提下,盡可能降低終點鋼水中的氧含量,有利于降低后期用來脫氧的合金消耗,達到降低冶煉成本、提高鋼水質量的目的。
據介紹,要改善碳氧積值,最關鍵的是確保轉爐頂底復吹效果,尤其是確保全爐役底吹。但底吹產生的“氣錘效應”對爐底、爐襯的侵蝕很大。有的鋼廠為了追求低碳氧積,只能犧牲爐齡,這樣鋼水冶煉成本也被迫上升,降低碳氧積變得十分“不劃算”。
從2018年10月起,鞍鋼開始在煉鋼總廠三分廠D轉爐進行為期3個爐役的低碳氧積爐役攻關,攻關的重點是要在轉爐長壽的前提下實現低碳氧積。鞍鋼實施了一系列“組合拳”,如提升底吹和副槍等關鍵設備精度;采用首創的“特殊型”爐底砌筑方式,延緩爐底侵蝕速度;提高底槍可視率等,高效低碳氧積攻關接連告捷。首個爐役結束后,在爐齡達到5189爐的基礎上,全鋼種平均碳氧積降至0.00188,在鞍鋼范圍內首次“破2”;第2爐役全鋼種平均碳氧積為0.00189。
在第3輪爐役攻關中,煉鋼總廠在保證爐殼安全的前提下,一方面將底槍風口由8支增加到12支,進一步增加底吹強度;另一方面優化底槍布置位置,內中外三層“環式”分布方式,既有效減少了爐底侵蝕,又保證了終點氧值的穩定可控。爐襯侵蝕速度與出鋼溫度有很大關系。為此,該作業區充分發揮大罐定位、天車定位等設備自動定位系統作用,實時監控、壓縮鋼水傳擱時間,有效降低了出鋼溫度。
低碳氧積帶來的降本成效是顯而易見的。以第3爐役攻關為例,爐襯侵蝕速率降低了28個百分點,噸鋼耐材消耗量降幅在30%左右,全爐役成本降低848萬元。同時,轉爐出鋼氧含量下降、終點溫度和氧值控制能力加強、鋼水質量提升的隱形效益也十分可觀。
三、市場觀察
國內需求下滑 出口訂單減少 鋼鐵行業庫存高企仍未改變
受疫情影響,已連續三年較快增長的鋼鐵行業陷入低谷,遭遇出口受阻、需求下滑、庫存高企、價格下降等一系列問題。
中國鋼鐵工業協會黨委書記何文波近日表示,疫情對鋼鐵需求造成較大影響,從統計局公布的一季度主要用鋼行業的指標情況來看,需求下降比較明顯。
具體來看,一季度多個用鋼行業大戶需求下滑明顯。其中,房地產新開工面積同比下降27.2%,基礎設施建設投資(不含電力、熱力、燃氣及水生產和供應業)同比下降19.7%,汽車產量同比下降45.2%,造船完工量同比下降27.3%。
鋼材出口也面臨較大壓力。何文波表示,受疫情影響,國外鋼材需求大幅下降,主要出口企業3月和4月新接訂單量環比大幅減少。3月底以來,海外訂單要求推遲交貨的情況較為普遍,還出現一些要求減少訂單數量甚至取消訂單的情況。
此外,受疫情影響,作為出口主力的中國機電產品也出現出口訂單減少甚至毀單現象,因此制造業的鋼材需求預計將會減少。何文波表示,如果鋼材直接出口和間接出口均下降1/4,今年鋼鐵需求將下降3.8%。如果國際疫情形勢惡化,鋼鐵需求降幅將更大;如果國內擴大內需抵消出口下降的影響,鋼鐵需求降幅將縮小。
受需求下滑影響,鋼鐵價格、利潤等多個典型指標出現明顯降幅。一季度,中鋼協監測的中國鋼材價格指數(CSPI)平均為101.69點,同比下降5.7%。從分月情況看,鋼材價格呈現持續小幅回落的走勢,中國鋼材價格指數1月末為105.48點,2月末為100.39點,3月末為99.21點。
“需求下滑,供給保持穩定,鋼材市場供大于求,致使鋼材價格呈現下跌趨勢。”何文波說,鋼材價格下跌趨勢仍未減緩。截至4月第二周,中國鋼材價格指數降至96.86點,是2017年5月以來最低點。
庫存方面,雖然目前鋼材庫存出現下降趨勢,但整體來看庫存高企現狀仍未改變。4月下旬,20個城市5大品種鋼材社會庫存1624萬噸,比上一旬有所減少,但仍比年初增加943萬噸。
中國鋼鐵工業協會副會長駱鐵軍表示,按照目前的鋼廠生產節奏,加上海外疫情對鋼材直接和間接出口都將造成不利影響,高庫存可能成為今年鋼材市場的常態。
值得一提的是,受價格下跌影響,鋼企利潤下滑。一季度,鋼協重點統計會員企業銷售收入8916億元,同比下降5.6%;利潤總額183億元,同比下降50.8%;銷售利潤率2.05%,同比下降1.89個百分點。
此外,進口鐵礦石價格和鋼材價格走勢背離,也給鋼鐵企業降本增效帶來較大壓力。數據顯示,一季度我國鐵礦石進口平均價格為90.59美元/噸,同比上漲11.7%,而鋼材價格同比下跌5.7%。
業內人士表示,目前已經不是原來意義上的產能嚴重過剩,而是產量與實際消費間的階段性錯位問題。應特別防范階段性產能釋放與實際消費恢復不及預期的風險,加快兼并重組力度,防止盲目大舉新建鋼鐵產能。
全聯冶金商會會長、中天鋼鐵集團總裁董才平表示,由于疫情影響,上下游供應鏈恢復仍有待時日,市場需求不足,社會庫存和企業庫存節節攀升。企業需要清醒地認識下階段發展形勢,高度重視自身的資金安全,謹慎投資,切忌盲目擴大產能。